女教师离世 专家:多为内部成员邀请外人“入侵网课“
女教师离世 专家:多为内部成员邀请外人“入侵网课“。关于网课入侵者的法律责任,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认为,需要结合入侵者的具体行为来认定。如存在对师生的公然侮辱行为,从民事侵权角度违反了《民法典》关于人格权的规定,从行政法角度则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视情节轻重还可能涉嫌构成刑法上的侮辱罪。
河南新郑市第三中学一名女教师近日在家中上完网课后意外离世,她的女儿在一段母亲给学生上网课的视频中发现,母亲生前上最后一堂课时疑似遭遇过“网课入侵”,有人进入网课直播间播放音乐、说脏话。
11月2日,新郑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通报称,10月28日,该市第三中学教师刘某某在家上完网课后意外离世,该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成立善后工作专班。经公安机关调查反馈,排除刑事案件可能。针对网传刘老师遭遇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在某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称曾在网课时遇到过“网课入侵”(截图)
一时间,“网课入侵”“网课爆破”等网络违法行为再度引发关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有不少学生在上网课时遇到过同类情况。有截图显示,有人在社交平台发布“爆破群”及相关内容,有平台已开展巡查和治理,清理相关违规内容、处置严重违规账号。
网传女教师离世前遭网暴,公安立案侦查
11月2日下午,新郑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新郑三中教师网课后意外离世的情况通报》称,10月28日,新郑市第三中学教师刘某某在家上完网课后意外离世,新郑市教育局深感惋惜和痛心,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成立善后工作专班。
通报称,经公安机关调查反馈,排除刑事案件可能。针对网传刘某某遭遇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刘老师是新郑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教师,一向谦虚谨慎,对工作认真负责,得知刘老师突然离世的消息,全校师生以及教育系统深感痛心,目前新郑市教育局正全力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该局代表广大师生家长呼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网络暴力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教师刘某某上网课的一段录屏视频中,自称为“梦泪”的网友发言称“你瞅啥?我是梦泪,都给我低调点……”;视频中,有一段对话称“给他踢出去了吗已经?”回答称“没有呢还,我就在核查这个到底是谁?”视频中,有人在播放音乐,有人大声称“必须入侵(音)好吗”,还有人说脏话。
澎湃新闻稍早前报道显示,刘某某的女儿称,母亲当时上网课用的软件是钉钉,其父告诉她,此前也出现过类似“网课入侵”的情况,但这次尤为严重。对此,钉钉客服回应称,已了解相关情况,正在核实,积极配合警方协查。
有学生称从高中到大学多次遭遇“网课入侵”
这并非“网课入侵”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今年9月6日,北京青年报就曾报道,辽宁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大学生上网课时遭他人恶意闯入,刷屏“老师我爱你”扰乱课堂秩序。
澎湃新闻了解到,来自不同地区的多名学生表示,曾遇到“网课入侵”情况。
在辽宁上大学的学生小悦(化名)告诉澎湃新闻,今年9月初,他们线上上护理学导论课时,突然进来了几个不是本班学生的人,昵称有“梦泪”“猪猪侠”“超人强”等,他们进来后开麦大声说脏话。“入侵”者还共享了网课页面,把课堂页面换成了游戏页面和黄色页面,还有人在评论区刷屏。
小悦称,同在9月初,她刚入学时,系里开新生报到线上会议时,也遭遇了“入侵”事件。“入侵”者线上发了一些脏话。系主任直言要找网警介入后,他们才消停。
小悦说,高中时上网课,就有人换上“马甲”在线上课堂里恶搞,没想到上大学还有这种情况。起初,她以为只有她的班级遭遇“入侵”,后来和别人交流才知道,很多系部在上网课时都遇到过“入侵”,其他城市的学生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小悦很不理解这种行为。她认为,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对老师也极不尊重。
在黑龙江上学的章礼(化名)用腾讯会议上网课时,也遭遇了“入侵”,线上课堂页面突然被人共享了游戏页面(视频截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8月,在黑龙江上学的章礼(化名)用腾讯会议上网课时,也遭遇了“入侵”。她称,一开始,这些人是“单纯的捣乱,开麦捣乱,放歌,扰乱课堂”,后来直接“挑衅老师”,播放一些不雅视频。这些“入侵”者使用不同的昵称和头像,发布不雅信息,前后持续10分钟左右,老师强制结束了会议。
章礼提供的一段被“入侵”的网课视频显示,线上课堂页面突然被人共享了游戏页面,持续近1分钟时间后,会议被强制结束。
另一名山东的学生也介绍,今年八九月份上网课时,常遭到“入侵”,“入侵”者也使用了上述几个常见昵称。
“网络爆破”大多数以内部成员邀请外人的方式进行
澎湃新闻注意到,上述入侵刘某某网课的“梦泪”是网友对一名电竞选手的昵称。早在2022年9月初,该电竞选手本人就曾在微博呼吁,适度玩梗,停止在网络课堂上发生的一些“恶作剧”。
电竞选手“梦之泪伤”微博呼吁停止网络课堂上的“恶作剧”。
记者注意到,有网传截图显示,在一些视频平台上有疑似传播“网课爆破”、“网课入侵”经验的用户账号。网传截图中,昵称为“爆破网课加我”的网友,曾在抖音上发布QQ群号和二维码,该群的群名为“爆破鬼才炸群总部”。记者抖音上已搜索不到该账号,亦无法通过群号搜索到QQ群。另一截图显示,一名B站用户曾在11月1日发布名为“入侵群”的QQ群号,但该账号和QQ群同样已无法搜索到。
此外,新郑女教师事件发生后,有网友指出,网络上有专门的组织通过学生邀请或“撞库”的方式入侵网课会议室。
何为“撞库”?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向澎湃新闻解释称,黑客入侵A网站后拿到的用户名、密码等数据,再去B网站尝试登录,这是因为很多人在不同网站、信箱会使用相同用户名、密码。而且黑客还会把盗取的数据进行“拖库”,把数据存到自己的所谓“社工库”里,在暗网上出售、交流,这样黑客们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越来越多,“撞库”也就越来越方便。
刘兴亮说,“撞库”需要破解固定的账号密码或者通用账号密码,而视频会议和密码每次都不同。目前来看,“网络爆破”大多数是以内部成员邀请外人的方式进行,很少有通过“撞库”盗取。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今年9月,百度贴吧就在包括“爆破小组”在内的多个小组发布《关于网课爆破问题的治理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示》称,近期,贴吧巡查发现有用户发布组织爆破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网课的信息,并诱导其他用户加入私密爆破群组,造成不良影响。
该《公示》信息称,贴吧已针对网课爆破相关内容开展巡查和治理,近期贴吧共清理相关违规内容410条,处置严重违规账号58个。贴吧将持续净化平台氛围,如在平台中发现相关违规内容或行为,可在帖子右上角发起举报。
腾讯会议官方微博同样在9月初发布消息,上线一键“暂停参会者活动”功能,该功能的作用是“抵制网课入侵”。腾讯会议介绍,启动上述功能后,会议将被锁定,自动开启等候室,所有参会者音视频、共享屏幕、批注、聊天及其他协作权限被关闭。
屏蔽侮辱性关键词涉及隐私保护,技术上也难实现
教育研究专家储朝晖表示,前述“网课爆破”所基于的网络授课模式,确实和线下授课存在明显差异。
他称,学校内的现场教学,受外界干扰的因素相对少,而在线课程,网络上有任何不稳定因素都可能被干扰。“比如常见的腾讯会议,如果大家不及时关掉麦,会场外的一些声音就可能传播进来,干扰正常的会议和在线课程。”要保持在线的师生在一个相对信息“封闭”的网络环境中,有很多难点。他认为,从宏观层面来说,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应缩小网课的范围,安排线下课程。
网传截图有B站用户分享网课入侵经历,目前该账号和群聊已无法查询到。
那么,能否通过检测并屏蔽侮辱性关键词的方式避免“网络爆破”呢?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11月3日对澎湃新闻表示,如果想要检测、屏蔽关键词,那么意味着会议的内容也需要被平台监听,而这又涉及到用户隐私,是一把双刃剑。此外,会议内容也是非常庞大的数据,抛开隐私不谈,技术上也很难实现。
刘兴亮建议,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用基础的会议APP操作,比如移除成员、关闭某个用户的麦克风和中止会议等。此外,平台要制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在事发之后,对涉事账号进行锁定,永久禁止其登录等等。
关于网课入侵者的法律责任,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认为,需要结合入侵者的具体行为来认定。如存在对师生的公然侮辱行为,从民事侵权角度违反了《民法典》关于人格权的规定,从行政法角度则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视情节轻重还可能涉嫌构成刑法上的侮辱罪。
如存在播放淫秽物品的行为,视情节轻重适用《治安管理条例》或《刑法》处罚。对于网课入侵者扰乱公共教学秩序的行为,同样可以适用《治安管理条例》处罚。能否认定为寻衅滋事罪,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判断。
邢鑫认为,如何认定刘某某的死亡结果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是否可以将刘某某的死亡结果归结到网课入侵者的侵权行为上,需要结合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认定。
邢鑫表示,如有事实证明平台存在监管上的漏洞,纵容他人扰乱课堂秩序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制止的,根据《民法典》关于网络侵权责任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损失扩大部分与侵权者承担连带责任。平台应加强软件本身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提高网课平台的管理技术,设置清晰简便的权限操作,平台及学校应进行网课技术指导,同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邢鑫表示,如果内部成员或者学生邀请“爆破人”入群扰乱网课秩序,要根据邀请者的意愿和目的进行综合判断,若邀请者本身就是扰乱网课的授意者,则承担连带责任。
日前,有网友发布消息称,重庆秀山一中学3名男生在公厕遭二十多名学生群殴,引发网友关注。
黑龙江某学校学生宿舍床板印有殡仪馆的章?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黑龙江绥化市某学校学生床板上有殡仪馆的章。派出所回应称,网传视频中的公章为假,后续会追究造谣者责任。
校园霸凌事件为什么这么多?
从社会的预期上讲,该案进入刑事程序符合人们对正义的公共认知,应结合具体案情做出准确处置,不完全因年龄左右对嫌疑人罪责刑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