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长寿的慈溪实践 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实现全新升级

导语:

浙里长寿的慈溪实践 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实现全新升级。三家福利院在统一供养标准、服务标准,配足护理人员的同时,还与就近医院建立了医养合作关系,成立了内设医疗机构,有常驻医生、护士提供医护保健。在良好的居住环境、生活娱乐、医疗护理等保障下,目前我市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率达到了98%。

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进而实现“浙里长寿”,我市交出了一份“集中供养”的答卷。据统计,我市目前有280名60岁以上的特困人员在三家公办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其中,80岁以上老人75人,占比26.8%,90岁以上老人21人,当前年龄最大的为95岁,三年来死亡的特困集中供养人员寿命达81岁。为了引导各镇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2006年开始,我市就超前谋划,先后出资约亿元,在中心城区横河镇和市域北片分别建成了两家市级社会福利院,共有养老床位740张。2012年,将极大部分散居和在各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的584名特困人员集中到以上两家公办社会福利院和新浦镇社会福利院,并进一步明确了特困人员认定标准、供养规范、供养职责、特困人员财产权益、市镇村三级专项供养经费保障等问题。三家福利院在统一供养标准、服务标准,配足护理人员的同时,还与就近医院建立了医养合作关系,成立了内设医疗机构,有常驻医生、护士提供医护保健。在良好的居住环境、生活娱乐、医疗护理等保障下,目前我市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率达到了98%。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