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5月超40城楼市风向标:放松限购、降房贷、激活二手房
图解|5月超40城楼市风向标:放松限购、降房贷、激活二手房。限购政策调整还集中在对非户籍购房者的社保认定放宽。比如,无锡非户籍购房从2年社保要求缩短至6个月,而苏州对外地户籍社保要求也缩短至3年内的连续6个月。
“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自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后,各地“因城施策”的房地产政策进入密集优化与加速落地期。
据机构不完全统计,今年5月以来,超40个城市发布了60余条相关楼市政策,其中不乏热点的二线城市,比如杭州、南京等。而且政策调整的城市数量还在与日俱增,用“井喷”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果说三四月份的政策还是试探性的放松调控,那么5月以来的政策不仅数量多,而且力度大。具体来看,政策调整从微降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额度,升级到强二三线城市打出限购、限售放松的组合拳。部分城市顺势将政策回归至上轮调控加码前,如东莞的限购、二手房增值税等政策均回归至2020年。
对此,保利投顾研究院分析认为,近期各地楼市政策逐渐宽松,具有放宽购房资格、激活二手市场和降低房贷门槛三个特征。而纵观全国城市的政策宽松效果,单一力度有限的政策松绑难以对市场产生本质性的影响,需要限购、限售、限贷、公积金、税费优化等政策组合拳综合作用,从而提振市场信心、带动市场回升。
放松限购形式多样
限购政策在我国已实施10年多的时间,一直是热点城市的必备调控政策。那么,在此轮调控放松中,很多城市缩小限购范围,比如南京、无锡、合肥、中山等。其中,南京在一个月内两次放开限购,限购取消区域扩大至江北全域、江宁大部分区域。而一些三四线城市,则是直接取消限购政策,其中句容明确取消外地户籍限购。
限购政策调整还集中在对非户籍购房者的社保认定放宽。比如,无锡非户籍购房从2年社保要求缩短至6个月,而苏州对外地户籍社保要求也缩短至3年内的连续6个月。
此外,部分城市针对特定人群增加了购房套数,涉及人才、养老投亲、多孩家庭可增多购房名额。比如杭州推出的“杭三条”,明确符合条件的三孩家庭,限购的住房套数增加1套,而且在参加公开摇号购房时,还可以参照“无房家庭”优先摇号。
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城市在限购套数核定方面也出现放松。在成都,远郊房产不计入中心城区家庭限购套数。而广东中山的老旧住房、湖南长沙用于租赁住房的存量房均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
从增值税、限售放松激活二手房
在激活二手房交易上,最为明显的是增值税“5改2”。其中,从5月1日起,无锡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
据保利投顾研究院分析人士介绍,2021年杭州、东莞陆续出台了增值税“2改5”的政策,如今运行约1年再现松绑。
各地通过限售放松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二手房市场,使得部分房源可以提前上市。比如福建三明等取消限售,浙江金华限售时间从取证满3年缩短为网签满3年,而江苏泰州的限售从2年缩短至1年……这样的政策达到支持置换改善需求释放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城市的二手房限购门槛降低,比如杭州取消外地户籍购买二手房的社保/个税要求,由4年内连续48个月缩短至1年内连续12个月。这既是放松限购,也是为了激发二手房市场的交易。
不少城市降低房贷门槛
在各地的政策中,降低房贷门槛最为常见,数量也最多。
保利投顾研究院分析称,从整体来看,目前全国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降至相对低位。而5月15日,央行表态首套利率最低LPR-20BP。这也意味着多数城市仍有下调的空间。
从各地来看,首套房首付的比例在不同程度地降低,尤其是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最低2成,中山、江门非限购区等普遍已经落地执行。
另外,降低房贷门槛还表现在二套房首付认定放松,其中,扬州、长春均“认贷不认房”,首贷已结清,二次贷款购房可执行首套政策。
更多城市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及降低首付的比例,比如金华、嘉兴均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苏州市区有房无贷首付比例由50%调整为40%,有贷首付比例由80%调整为50%;常熟首贷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沈阳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50%降低至40%。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城市采用购房补贴的方式吸引人才,最为典型的是河南鹤壁,明确在2022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宅补贴契税的50%,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可补贴契税的100%。从补贴内容来看,形式各有不同,针对的人群也不同。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
上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厨师,交钱参加短期社会培训,注册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借来两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加入行业协会,便能摇身一变,成为时薪1200元的“心理咨询师”。
突然语言失灵!男子儿时喝生水致大脑藏10厘米活虫,医生和开颅患者边聊天边捉虫!话到嘴边却卡壳,37岁男子出现突如其来的遭遇,竟是大脑语言区一条10厘米长的活虫在“作祟”。广州医生凭借术中唤醒技术,边手术边和患者聊天互动,成功将虫子“活捉”。
这个夏天太热了,在持续高温的烘烤下,无论在家里还是单位,绝大部分人离不开空调了。空调一开,人是舒适了,但也得注意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