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涉南水北调环境污染案件逐步减少
河南涉南水北调环境污染案件逐步减少。河南生态环境资源丰富,是全国唯一一个跨海河、淮河、黄河、长江四大流域的省份。
记者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近几年河南涉南水北调的环境污染案件逐步减少,对于零星的一些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行为,河南法院除了严惩破坏者,还会要求他们及时对环境进行修复。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河南省法院审理的涉及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案件,涵盖土地征收、移民安置、工程建设、水源地保护、干渠维护等方面,但近几年相关案件量呈现递减趋势。河南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荆伟:
“人民群众守法意识、生态保护意识、为南水北调大局服务的意识在增强,目前发生的案件主要是一些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狩猎等案件,没有发生重大的、危害大的环境污染案件。”
荆伟说,对于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法院在严惩的同时还会坚持“恢复性司法”审判理念:
“比如说这次我们发布的案例中,就有因为非法捕捞水产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给当事人做工作,让当事人主动采取购买鱼苗、增殖放流的形式来恢复破坏的生态环境。”
河南生态环境资源丰富,是全国唯一一个跨海河、淮河、黄河、长江四大流域的省份。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韶华说,下一步法院将出台更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举措:
“省法院将围绕省内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开展全面调研,出台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举措,加强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机关等协调联动,切实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